外公的情況一日比一日差。
年過九十的他,最近成了醫院的院友 - 一個月之內,內科、外科、骨科、老人病房統統住過。身體虛弱,器官退化等已屬意料中事,較難取捨的是他的一隻逐漸壞死的腳。
醫生護士還有老人院的看護都出言相勸,希望子女讓病人接受手術,把壞死的部份切除。
雖然說是壞死的部份,多問之下原來下刀的位置是大腿。
包括母親在內,外公的五姊弟深明他是個堀強的人: 簡單解釋的是,寧死不屈。
在病床上迷迷糊糊,有人向他餵食時還是強烈地表達不願意,不吃不喝就不吃不喝,不要煩擾。
五人不約而同的認為,要是他醒來後發現自己丟了一條腿,會是怎麼樣的打擊。
更甚的,老人家的身體能否抵得住手術還是個大問題。
醫院內的人卻不這麼認為。
他們的角度大概是以保命為上: 能延長壽命的事,只要付擔得來的,都要做。
面對五人的一致決定,他們似乎在根據guideline回應: 要是伯伯有生命危險,我們不會為他搶救。
這就是HA的風氣,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大家各自有各的guideline,主要的通路甚至佈滿不同顏色的膠帶讓不同工種的人員活動。
當值骨科的不會理會內科,反之亦然。
正如病人在醫生面前,從不會給醫生呼籲他要去戒掉煙癮一樣。
現在的工作地點很接近醫院,有空就要去多看兩面。
2011年12月29日
2011年12月28日
聖誕解放二重奏(2)
晚上狂歡後,回家睡幾個小時又再出撃。

多走會兒便可以進去打golf。
"Mom, it's so scary!!!"
挪威女孩邊釀叫著邊往上爬,父母沒有怎樣的阻撓,反而二話不說拔機為他們拍照。
玩得盡興,三姊妹都爬上土戈
快到村落,肚子很餓。
蟶子皇的價錢相宜,後悔沒多叫一隻。
正餐吃過,稍移幾步過旁邊,在碼頭坐下喝碗西米露。

都是年前曾經涉足過的地方,沒有所謂的,只要有得四處走走便可。
膝頭的力量日漸強大,以前上落百餘米就出現疼痛,現在連續走了兩天也沒有問題。
出現了,是日主菜。
乘同一班巴士又登頂的都開始下山了,我們的一群仍然留在測量站拍照。
相比之下,下山的路甚為艱險。今次沒有手杖隨身,落得狼狽萬分,差點直滾下山。
接回郊遊徑,繼續上路,沿路有大海相伴。
多走會兒便可以進去打golf。
"Mom, it's so scary!!!"
挪威女孩邊釀叫著邊往上爬,父母沒有怎樣的阻撓,反而二話不說拔機為他們拍照。
玩得盡興,三姊妹都爬上土戈
快到村落,肚子很餓。
蟶子皇的價錢相宜,後悔沒多叫一隻。
正餐吃過,稍移幾步過旁邊,在碼頭坐下喝碗西米露。
人數太多擠不上小巴,不如多行一會去找回程的巴士站...... 幸運地遇到小鷺一隻,遠遠的zoom過去對焦,切勿打擾雀鳥。
再次來的時候最好有以下一個條件:
- 會駕駛
- 會駕遊艇
- 有會籍
- 當會所的職員
- 有耐性守候進出村落的小巴
2011年12月26日
聖誕解放二重奏(1)
瘋狂進食過後必須做點運動贖罪。
同學們很有興趣去健行 - 現在的如是,中學的也是。最幸運的當然是他們各發起的活動沒有time clash,有多少場就去足多少場。
除了強身健體外,跟隨他們遊走也是個學習的機會 - 今天的隊伍中有兩位曾當過童軍,對路線之熟悉令人驚嘆,稱之為人肉GPS也不為過。
兩個多小時的leisure walk,由北走到南,速度不高。
老地方啊 - 五年前,山齡開始累積的一日,由石澳一口氣走回大學。在此處大休後便瘋狂地翻過畢拿山。
經過這兒時,你驚嘆水閘之狀觀。
但你不能停下細賞,因為隊伍的步伐不能停下...... 熊貓先生還囂張的在壩上駕車,叫人快快上路。
美其名做運動,事成後荒誕的跑了去東大街掃蕩,日間營業的好東西都給消化掉。
同學們很有興趣去健行 - 現在的如是,中學的也是。最幸運的當然是他們各發起的活動沒有time clash,有多少場就去足多少場。
除了強身健體外,跟隨他們遊走也是個學習的機會 - 今天的隊伍中有兩位曾當過童軍,對路線之熟悉令人驚嘆,稱之為人肉GPS也不為過。
好曬咩??! |
老地方啊 - 五年前,山齡開始累積的一日,由石澳一口氣走回大學。在此處大休後便瘋狂地翻過畢拿山。
經過這兒時,你驚嘆水閘之狀觀。
但你不能停下細賞,因為隊伍的步伐不能停下...... 熊貓先生還囂張的在壩上駕車,叫人快快上路。
美其名做運動,事成後荒誕的跑了去東大街掃蕩,日間營業的好東西都給消化掉。
2011年12月25日
Will you marry me
跟0593C合力泡製了一場沙灘求婚的surprise,恭喜恭喜。
0593B數天前接觸自己,請求這位前隊長相助云云...... 感謝0593B的信任。
主角不太希望有太多人參與其中,自己卻反建議他應該多找些幫手來。

0593A、0593C在緊急佈置時已經惹來十餘人群圍觀...... 大家一起見證了兩人的感動時刻。雖然不認識,事成後他們一個又一個的上前為二人祝賀。
請注意,我們砌出的說話是故意把問號和諧掉的。
對了0593A,你的progress很不像樣。
2011年12月22日
冬至
以上佳餚只有一款須要outsource, 其他皆為母親傑作。
她很執著的要主理菜式。以往她跟老父合作,她佔的戲份大概是五分之一。
辛苦了一整天(中途還要煮午飯給遠處住院的外公食用),把丈夫生前必做的事做得滿足。
大家大快朵頤,差不多吃光桌上的一切。
2011年12月20日
兩件小事
幾天前的一場聯賽,出現了球有趣的烏龍。
滑稽的程度比殺人王Materazzi的半場回傳同樣驚人:
Google一下"golden own goal",找到了段更有趣的舊片段:
1994年,某杯賽中的一場分組賽,Barbados「要淨勝Grenada兩球」才可以出線......
Barbados曾領先兩球,後來給追回一球。
比賽到了末段,「與其拼命進攻,不如自破城池」(?!)
不知何解這場分組賽設有Golden Goal的規則,即是說加時期間出現入球的話便會立即終止比賽......
又不知何解的,大會有條奇怪的賽制: 加時中攻入的入球會被加倍計算 (註: 烏龍球應該不會成雙,看下去便會明白)
Barbados更不知何解的這麼自信,自製own goal令比分平手,進入加時才把你們KO云云。
狡猾的Barbados在加時賽中大舉進攻,但還要吩咐球員提防對手跟自己一樣把皮球踢進自己的門中(WTF?!?!!!)
因為Grenada的大門不幸給他們自己攻破的話,他們便會以2-3敗陣...... 就是晉級了!!
如是者,雙方荒謬地共同進犯同一個球門......
*********************************************************************************************
數年前上通識課,跟一位曾在酒店當廚師的社科人學習弄點菜式。
忽然打算數天後使出這樣的本領...... google一下,確認一下那dressing是如何弄的。
世事如此奇妙 - 找到的竟然是那學者(廚師)的一本近作,甚感興趣。
還有他最近發佈的散文,他說某間不顯眼的餐廳的食物很不俗啊~
大概是他很不願意看見像樣的餐店被烏合之眾糟蹋,文中沒有講過餐廳的地址,只附上一些描述讓有心人尋找。
(就像喜歡「打雀」的攝影人般,不讓觀眾得知拍攝的地點是很基本的常識)
進一步搜刮,發現了他在那網站新開了戶口,還有那間餐店的食評!!
今天的收獲真豐富: 下班後撲向書店購入他的「新」書之餘,將來還有個會吃的明燈。
2011年12月19日
將軍殞落
To go list的其中一個地方出了單震懾人心的大新聞: 有本事隨手拾起石塊把美帝的間碟衛星轟落、好色又好酒的老鬼奔殂了。
人家當皇你當皇,你的老爸打仗,命子留得住還掌政四十多年; 不論內政只談年壽,泰皇和日皇都比你早登基,尤其是前者,和「永遠的主席」份屬同輩,今天還好好的活著。
更過份的,人家歸西你歸西,弄得四週鄰居緊張要命,連電視台都重視得用盡半個小時報導他的新聞,連恐怖大王也沒有這樣的霸氣。
個人認為他早在主播失蹤的時候已經歸天,也希望掛掉的只是他的替身(也許連替身都已經死光吧)。
年青時去旅行,有些很值得做的 - 流浪/遊歷/浪遊/travel/backpack/nomad,長時間離家,獨自去看外面的世界,全權負責個人衣食住行等一切事務,面對、解決困難,十個中九個都能"off the beaten track"。
有幸「成功爭取」此等機會: 時間並不長,比起遇上過不下一次的日本大叔(當時人家兩年沒有歸過家),自己的只屬皮毛,但勉強做過了。
還有一些值得去的旅行,很多都是常人眼中瞧不起眼的地方; 只是,他們並不會永恆地存在。
(全地球都不會永遠存在啦)
平時多留意時事的話就知道那些地方有這樣的特徵: 大多是極權,有些是戰爭下的產物,又有些是出於uncertainty - 不能肯定美好的時光能否延續下去。
被竊國前的中華民國 (還有文革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前的柏林、赤化前的柬埔寨、被塔利班佔領前的阿富汗、愛滋病流行前的南非、「回歸」前的香港等等,已成時光中的灰燼,甭想再能身處這樣的國度。
把金錢都用在酒店的房租、到此一遊式的走馬看花、盡情的吃喝玩樂...... 隨時就能做到,二十歲可以,七十歲也可以。
「這個國家的時空彷彿給凝結」: 街上行走的都是七十年代的車輛和巴士,地鐵也如是;
看人家拍回來的片段和照片,商店陳列的都是舊式但保養良好的東西;
要去這個國家旅遊根本不用擔心安全: 身邊總有隨從侍衛兩名,保證閣下的安全之餘又保證同事不會在貴客面前亂說話,連拍照的方向也給你提點;
國家的人民飢不擇食,但你在內裏總能給保證三餐溫飽 - 食物都是從偉大祖國進口的;
去探訪學校,把出發前準備的糖果帶給他們,他們都會熱淚盈眶的向撲向你,向你獻上鮮花,還給你留下聯絡的地址,將來再寄些好東西給他們;
去Santiago Bernabeu和Camp Nou,你只能在旁邊窺看一下總統包廂; 在那個國家的體育場,你可以坐在爺爺專用的席間,看十萬小孩拼命操練後,為你表演一個晚上。
不知道阿里郎再開演時能否前去一看,但願屆時上面提及的還沒有消失,也希望這個國家不會變成HxH中的NGL。
人家當皇你當皇,你的老爸打仗,命子留得住還掌政四十多年; 不論內政只談年壽,泰皇和日皇都比你早登基,尤其是前者,和「永遠的主席」份屬同輩,今天還好好的活著。
更過份的,人家歸西你歸西,弄得四週鄰居緊張要命,連電視台都重視得用盡半個小時報導他的新聞,連恐怖大王也沒有這樣的霸氣。
個人認為他早在主播失蹤的時候已經歸天,也希望掛掉的只是他的替身(也許連替身都已經死光吧)。
年青時去旅行,有些很值得做的 - 流浪/遊歷/浪遊/travel/backpack/nomad,長時間離家,獨自去看外面的世界,全權負責個人衣食住行等一切事務,面對、解決困難,十個中九個都能"off the beaten track"。
有幸「成功爭取」此等機會: 時間並不長,比起遇上過不下一次的日本大叔(當時人家兩年沒有歸過家),自己的只屬皮毛,但勉強做過了。
還有一些值得去的旅行,很多都是常人眼中瞧不起眼的地方; 只是,他們並不會永恆地存在。
(全地球都不會永遠存在啦)
平時多留意時事的話就知道那些地方有這樣的特徵: 大多是極權,有些是戰爭下的產物,又有些是出於uncertainty - 不能肯定美好的時光能否延續下去。
被竊國前的中華民國 (還有文革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前的柏林、赤化前的柬埔寨、被塔利班佔領前的阿富汗、愛滋病流行前的南非、「回歸」前的香港等等,已成時光中的灰燼,甭想再能身處這樣的國度。
把金錢都用在酒店的房租、到此一遊式的走馬看花、盡情的吃喝玩樂...... 隨時就能做到,二十歲可以,七十歲也可以。
「這個國家的時空彷彿給凝結」: 街上行走的都是七十年代的車輛和巴士,地鐵也如是;
看人家拍回來的片段和照片,商店陳列的都是舊式但保養良好的東西;
要去這個國家旅遊根本不用擔心安全: 身邊總有隨從侍衛兩名,保證閣下的安全之餘又保證同事不會在貴客面前亂說話,連拍照的方向也給你提點;
國家的人民飢不擇食,但你在內裏總能給保證三餐溫飽 - 食物都是從偉大祖國進口的;
去探訪學校,把出發前準備的糖果帶給他們,他們都會熱淚盈眶的向撲向你,向你獻上鮮花,還給你留下聯絡的地址,將來再寄些好東西給他們;
去Santiago Bernabeu和Camp Nou,你只能在旁邊窺看一下總統包廂; 在那個國家的體育場,你可以坐在爺爺專用的席間,看十萬小孩拼命操練後,為你表演一個晚上。
不知道阿里郎再開演時能否前去一看,但願屆時上面提及的還沒有消失,也希望這個國家不會變成HxH中的NGL。
2011年12月18日
農場
2011年12月15日
大家都很忙
百般匆忙的造就了一場家庭聚會。
沒見唐兄好幾年了,母親擔心他行程顛簸,不太願意出來見面; 姑姐的意見跟自己的一樣: 好幾年沒見了,何不出來見一見?
家庭的聚會仍然沒有離開口腔期,一同在一家中上等的酒樓用晚飯。
大家都很忙。
唐兄長的忙是他跟妻女忙著要在飯後前去探望祖母。除此以外,女兒活潑得叫她和大嫂不得不花力氣招待;(因為祖母不良於行,最近幾年都在家中活動,要出門的話一定要有姑姐協助)
另一位唐兄還要忙: 整天一直在國內出差,匆匆辦完公事便上機奔回...... 然後返回家中接載妻女一同前來酒樓。看他疲憊不堪的,咳嗽聲停不了的伴隨著他;
姑姐是聚會的發起人,她卻幾乎是最晚來到的 - 大概是office的工作沒有完成就不能趕來;
伯父在人前很鬆容的,聚會完了還是要回到某處工作去 - 他的年齡大概是七十以上;
自己想忙也忙不了: 明天有兩場考試,你把最後一晚溫習的時光奉獻到家庭聚會上去;
最忙的卻是酒樓內的員工。
伯父跟伯娘幾乎天天光顧,喜歡給員工打賞,酒樓的員工都認識他們。
有機會搭訕,才知道員工的待遇是何等的差劣。
一些荒謬的工種都在這家最近更換名堂(都是同一集團)的酒樓出現: 部長、樓面、看更,連店長要輪流負責廚房的洗碗工作,因為老闆不願意出錢請人。
倒垃圾的又是部長的份內事,難怪他在我們用餐的後期把皮褸脫下...... 起初還以為他在廚房賭馬賭得熱血沸騰。
另一個阿姐邊收拾碗碟邊帶不忿的說,部長講的還未提及抽水 - 不是言語間的那種,是你工作了n小時,老闆只計算你工作了n-1,n-2小時納糧的一種。
心繫加國的唐兄長提起工會的作用: 有工會發聲便不會有這樣的荒謬事。
「又係喎,咁耐都冇聽過工會出聲。」
「你地飲食界,張X人個d最多咪叫人你忍耐多陣!」
只可講句,誰叫你犯賤接受這樣的offer。
奈何你向此等僱主說不,還有千千萬萬賤(cheap)人向不平等條款表示欣然同意。
沒見唐兄好幾年了,母親擔心他行程顛簸,不太願意出來見面; 姑姐的意見跟自己的一樣: 好幾年沒見了,何不出來見一見?
家庭的聚會仍然沒有離開口腔期,一同在一家中上等的酒樓用晚飯。
大家都很忙。
唐兄長的忙是他跟妻女忙著要在飯後前去探望祖母。除此以外,女兒活潑得叫她和大嫂不得不花力氣招待;(因為祖母不良於行,最近幾年都在家中活動,要出門的話一定要有姑姐協助)
另一位唐兄還要忙: 整天一直在國內出差,匆匆辦完公事便上機奔回...... 然後返回家中接載妻女一同前來酒樓。看他疲憊不堪的,咳嗽聲停不了的伴隨著他;
姑姐是聚會的發起人,她卻幾乎是最晚來到的 - 大概是office的工作沒有完成就不能趕來;
伯父在人前很鬆容的,聚會完了還是要回到某處工作去 - 他的年齡大概是七十以上;
自己想忙也忙不了: 明天有兩場考試,你把最後一晚溫習的時光奉獻到家庭聚會上去;
最忙的卻是酒樓內的員工。
伯父跟伯娘幾乎天天光顧,喜歡給員工打賞,酒樓的員工都認識他們。
有機會搭訕,才知道員工的待遇是何等的差劣。
一些荒謬的工種都在這家最近更換名堂(都是同一集團)的酒樓出現: 部長、樓面、看更,連店長要輪流負責廚房的洗碗工作,因為老闆不願意出錢請人。
倒垃圾的又是部長的份內事,難怪他在我們用餐的後期把皮褸脫下...... 起初還以為他在廚房賭馬賭得熱血沸騰。
另一個阿姐邊收拾碗碟邊帶不忿的說,部長講的還未提及抽水 - 不是言語間的那種,是你工作了n小時,老闆只計算你工作了n-1,n-2小時納糧的一種。
心繫加國的唐兄長提起工會的作用: 有工會發聲便不會有這樣的荒謬事。
「又係喎,咁耐都冇聽過工會出聲。」
「你地飲食界,張X人個d最多咪叫人你忍耐多陣!」
只可講句,誰叫你犯賤接受這樣的offer。
奈何你向此等僱主說不,還有千千萬萬賤(cheap)人向不平等條款表示欣然同意。
2011年12月7日
比較
同學們似乎繼續在拼死般溫習。剩下一個星期,要讀的都讀得七七八八了,明天晚上的study group大多是聯誼為上,完成了正經事後便跑去嘆夜茶,看看會否碰上名人來光顧。
幾乎每晚都收聽的電台節目,主持三言兩語間談及了九十年代兩位著名導演。
為免給人看了名字後有主觀的判斷,暫時以A、B稱呼二人。
只想做個簡單的Blinding,很容易就可以猜出他們的名字。
談到想當的是A還是B,主持說當然是B,在外受人愛戴嘛; A多頂只有本地人認識。
主觀的客觀的皆可作比較,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拿甚麼來比:
- 由遠古一點的時候談起: 在公仔箱的年代,A有過好幾部大作,老一輩的電視迷不可能不知道; 在同一陣地出頭,B也有些創作,沒有留過甚麼讓觀眾有深刻印象的
- 先後當上導演,A極重視成本和效率,套套如期交貨套套賺大錢; B的連劇本也沒有,即席發揮腦子裏的一兩句說話叫演員拍不在話下,拍攝時間之長等得老闆氣憤,曾經在製作一齣電影的中途要另拍一套來交差招架 (很矛盾吧)
- A的電影往往賣得滿堂紅; B的班底星光熠熠卻慘淡收場
- A是老闆的朋友; B是老闆們的災難 - 要不是能拿些影展的獎項回來,恐怕早就被人砍掉
- A是老闆的朋友; B是老闆們的災難 - 要不是能拿些影展的獎項回來,恐怕早就被人砍掉
- A拍出的笑位令人留下印象; B的都是光、影和色彩的藝術結晶,隨意截張圖來都是韻味盎然的傑作
- A拍的是其腦汁; B拍的是自己的情感,武俠小說也給他拍成了愛恨交纏的東西
- B片中的對白全部精挑細琢,有精警的也有蕩氣回場的,奈何給大眾留下印象的不多,反而其中一句經典對白在朋友的另一套片中給二次創作,成了風靡全中國的經典,甚至給學者過度詮釋; A的片呢,大笑過後沒有甚麼回憶留下
- 全盛時期,A的電影院內有的是笑聲; B的電影院內會出現割破座位的聲音
- A的都被批為低俗,甚至在自己的作品中自嘲自己的作品是低賤,同時影射B的是品味的象徵
- 雖然A的作品流落市井,他卻養活了跟隨他拍攝的劇組; B養的是星味,給他導過的眾人中只有個別的沒有成名
- 戲行中人沒有誰不稱A為哥,這樣的尊稱沒有在B找到,給B成就的巨星也不會如此親暱的稱呼他
- 電影市道持續不振,A仍然找到生存方程,票房再差也可以靠賣出版權給影碟發行商回本,在旺角的影碟店外總會有人圍觀看著那新發行的影碟; B呢,最近的一部又拍攝經年,暫時有條把水花拍得精煉的預告,不要問電影何時上映
那麼,A還是B「好d」?
2011年12月4日
被當上小說的角色

google的出現大大地轉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總之想找東西的時候都用得著。求學的工作的耍樂的追星的起底的...... 全部行為都被統一,在bar上打一兩隻字(對呀不用把全部都打出來,因為text-mining的貢獻前人的搜尋喜好都會給你推薦)就讓你知道你想找的東西。
就像某年月日偶爾看到的一套卡通,在某商店跟店主說你要買某場合見過的/用來做甚麼的「嗰樣嘢」,商店都會為你供應想要但忘記了的東西。
因為搜尋引擎的強大功能,日常的語言也接受了這個名詞以動詞的形式使用。
意識到個人私穩問題的網民當然不會讓自己的資料被別人搜尋到。奈何,有很多時候你無法控制。
以自己為例,你在求學時寫過一篇很漫(冗)長的影評: 不知道是真的受影評人的欣賞,還是用來省掉其他無意刊出的作品,內頁有一大版都是自己的文字。
最近接受過那個學會的師弟訪問,他們的目的是想讓同學們知道在那個部門做工如何如何。可以告知的都訴說出來,自以為聰明,誓死不讓他們把自己的照片刊出便沒事,誰知你的名字給大字標題,還給加上了一句對那個部門極為敏感的statement......
要是任何一位巨頭的滑鼠發癢,大多會給召回去總部問候。
另外一個例字是球隊的須要: 為了令攻讀懶散系的球員多留意球隊的狀況,大將在老虎背上開設了一個版面。大將沒有怎樣理會私穩方面的問題,把全員的電話號碼都放上去,好讓各人隨時聯絡...... 小弟被委任為那個blog的其中一位管理員,對此不太願意卻無可奈何。幸好面書的出現令那那個老虎網頁無用武之地,那電話號碼也給自己稍稍和諧掉。
最意想不到的是,你不知不覺地當上了網絡小說的角色。創作那小說的是國內的一位匿名作者。
不解的是,自己的姓氏不是熱門的一堆,名字也帶點怪異的味道,常用的姓氏大多不會配搭。
對這個作品有點興趣,至少想看看那個「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考試過後就開卷。
標籤:
小說,
嗰樣嘢,
影評,
google,
text-mining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