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熱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熱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1月20日

佳餚在前

本月初至年底,用美食的機會數之不盡。

下課跟同學們吃頓像樣點的晚餐慶功、家庭偶爾外出用的、各方好友跟你慶祝的、宴請人家的又要像樣點...... 下個月更見可怕,同事婚禮擺酒、幾班舊同學們各自來個一年一聚、還有跟家人歡渡佳節,難為某某還在向你遊說,說某某酒店的自助餐有好折頭,可以去玩烤餅機弄窩夫。


咪走雞 (Source: joycewanghk.blogspot.hk)
跟隨廚師學習,學懂了把佳餚分解成最原始的材料 (再講一次,別用「食材」一詞),把面前的好東西還原到最初,透過練習好好認識自己究竟吃了甚麼進肚子,當然包括如何泡製佳餚。廚師以乾炒牛河做例子,弄這東西用上的牲畜並不只有牛,還有豬。

相似的想法還有: 某製片人/食家/旅遊家/專欄作家年前參與一個介紹美食的節目,邀得畢生交好的一位老頑童嘻嘻哈哈的跳到幕前享用美食。談起有時竄到街上的小敗檔買串小食,老頑童不想直呼食物的名稱,直接跟對方說要五元膽固醇。


問題來了,把目光由主要的材料轉到調味料和養份上去,那麼,我們每天都用金錢買碳水化合物 (糖)、熱量、脂肪、鹽(鈉)、好/壞膽固醇、色素、「味覺加強劑」、纖維: 卅元買碟叉燒飯,即買進了碳水化合物、鹽、脂肪、色素和膽固醇; 兩百大洋到酒店high tea,也不過瘋狂的搶購類近的東西,只是各自的比重有點出入。

彷彿看破紅塵似的: 放進口裏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東西。

現在的社會富裕,乘以科技發達,再乘以工作上充斥壓力,稍稍有點空檔就要找個好地方大飽口福洩憤,大口大口的咬,真正的味道還未嚐出便往食道吞進去; 大腦來不及叫停咀巴,咀巴已經把過多的東西處決......

吃得滿足了,肚子卻脹得令自己不適,充滿罪疚的作罷離去。更甚的,過了兩天,暴食的慾望又起,又充滿罪疚的離開,循環不息。


如此忘我的飲食習慣,得不到慢性病才怪。

2012年10月23日

平坦


匆匆發出邀請,找兩位中學同學一同郊遊。


難度太高的會嚇怕某某,於是挑了段平坦的路,就是往農場後方走,是條可以供車輛用的石屎路。

既然來到,怎可能不吃碗遠近馳名的餐蛋麪? 加上農場自製的牛奶做早餐可謂絕配,奈何老闆說今天到來的人太多,只能讓我們每人買一杯250毫升的。










吃熱量驚人的食物吃得滿足,擔心的人應該好過了點,是付出的時候了。


是日陽光普照,幸得兩旁長樹護蔭,陽光與樹蔭平分春色,加上濕度偏低,適合不過。






走了不一會,開揚的鄉郊就在眼前。略嫌空氣中的粒子頗多,只能隱隱看到鄉村後面的高山:





















別說這個城市只會做服務和金融,這裏也有綠油油的菜田,喜歡的話可以去買點帶回家。請別介意價錢貴一點,就當答謝本地農民的辛勞。

















在山腰的林蔭中漫步,除了兩旁的樹木外,下坡時還可以遠眺不遠處的樹林,滿是給樹林包圍的感覺。

























漸漸走入包圍圈,轉兩個彎,眼前有個貌似水塘的東西。看清楚點,原來還沒有到達,只是一個小水壩,把上流的水緩緩放出去。小儲水庫的風光算不上幽美,但勝在人跡罕至,寧靜得仿如隔世,終於找到個地方避開偉大祖國的同胞。



























兩旁的小植物也不讓儲水庫尊美。


又繞幾個大彎,右方的美景變成了鐵路的廠房,旁邊的路正是我們離開的路徑。












距離終點還有不少路程,左方的石澗又吸引大家的目光啊...... 為免污染溪澗,還是不要隨便走去取涼,靠在旁邊欣賞就好。






不久又回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是個燒烤場,有十多人跟我們的目標一致,想到那個農莊去。農場的大叔為未能滿足大家的需求深感歉意,我們不介意呢,反正後面有個農莊,在那兒再買飲品也可以。


進入農莊,稍為見過農舍的模樣就離開,因為多往上走一會就是旅程的主菜 - 供灌溉用的小型水塘。圍住水塘的是一段老少咸宜的家樂徑,長度、難度都不高。

整段行程走得太多石屎路,踏得腳板不滿了,這段家樂徑恰好相反,幾乎全部都是泥路,三人步履越見輕快,半小時左右就走畢,沿途有些長得茂盛的竹樹,好幾個位置都有走進竹林的感覺。









知還了,繞畢水塘一圈,返回下方的農莊去。


四處走走看,莊內正放著大量剛摘下的大白菜。不知是等候拿去出售,還是待曬乾後轉售的,只知道農舍內剛有遊人在進食大白菜。 
















坐下稍事休息,買杯仙人掌汁享用,慶祝無甚起伏的旅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