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責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責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6月21日

盲毛

那四天的大課,福爾摩沙的教授教過大家甚麼是GI: 不是Hunter x Hunter裏的Greek Island,是Gini Index,不知道為何大家都把它稱作Gini Coefficient,也許這個問題該掉換來問。

事有湊巧,早上還在教GI,下午便出現了則大新聞: 說某部門要發放數字。好趁這個機會看看報告和內文等等,教授講過的大都有出現呢,只是報告內實在有太多個版本的GI,不知道哪個才是世人公認的。



之後的一天,各大傳媒不分派系齊聲發炮。
他們都說press release沒有0.537那個數字,有的甚至翻查十年前的新聞稿,說那時候有談及,現在卻要故意收起...... 說到底,他們只看一紙新聞稿便作罷。

那個部門派出了幾個大人物,在政府高層常用來發佈消息的地方,花一小時去介紹和答問題,影片、slide、報告統統齊集在網站任人查閱。

懶惰地用Ctrl F在那二百多頁的報告中找,好幾個頁面都有0.537這個數字,而且圖文並茂,各大傳媒大概沒有做過如斯簡單的動作。


有份擅長爬舊文的報紙另文提到十多年前的事情:

為政治服務 統計處「造數」有前科

統計處過去亦曾涉嫌「造數」,為政治服務。1999年,統計處曾用隨機方式推算出會有多達167萬港人內地子女會湧來香港,引起恐慌,港府以此為理由首次提請人大釋法,但事後卻證明統計處的數字屬誇大。


誇大港人內地子女來港數字

99年終審法院裁定港人內地子女擁有居港權,統計處隨即進行調查,推算因裁決而擁有居港權的內地人數目。統計處最先以「直接提問方法」調查港人在內地非婚生子女數目,結果顯示共有20,000名,統計處認為數字偏低,可能是受訪者因尷尬而隱瞞,遂改用隨機方法,讓受訪者選擇回答過去一星期乘搭的士次數或非婚生子女的數目,然後再用複雜方程式,推斷出共有167萬非婚生子女可享有居留權。


政府根據統計處的數字,估計本港在教育及醫療等方面的開支需承擔至少1,083億元,根本無法應付,引致輿論嘩然。政府於是首次提請人大釋法,將合資格來港的港人內地子女人數減至27萬人。但到04年政府承認,多年來真正來港的港人內地子女,只有15萬人。


既然政府提請全國人民大會進行釋法,那推算時的假設不是已經被改變了麼? 釋法就是為了不讓那群偉大祖國的子民獲得居留權,五年後計算「真正來港的港人內地子女」有何意義? 原本南來落地生根的都沒來了。

多送篇論文給 貴報參考: 你們說的「隨機方法」是1965年Stanley L. Warner提出的Randomized Response Trial - 有機會再提起這技倆的話,請不要胡說人家「造數」。



報館內文膽不絕,懂用文字說故事的,即使再不通曉這些技術性的東西,好歹不會連簡單的邏輯也弄錯。

人家的presentation做得不好,由0.41x至0.537不下數十個小數在不斷在slide和報告出現,講得人也發瘋了也講不出那個是通用的,毫無疑問是他們的責任 - 無論gold standard存在與否,傳媒可在此大做文章數官府不是。

不要忘記官府部門只會按本子辦事,人家只是負責計算數字,不是用家,恐怕只懂得告訴你今次得出的比上次和再上一次的相差是多少...... 想知道貧富差距有沒有惡化,你們問到2022年也不會得到答案的: 因為你們找錯了要答這條問題的人。

2012年5月23日

三分之一

長得無理的第二學期過去了。

要不是這個給拖延了一個多月的考試,這個學期早在半個月前經已被遺忘。

這個有理的地方總是存在數之不盡的無理事情。可以彈性點兒,早點了結的東西,就是要等到全大學的考試檔期才可進行。還不算,大學的建築物總有些地方可以同時容納數十人一起考試,包括使用電腦的...... 今天晚上親身經歷過,整班同學被斬作兩部份,一部份先在電腦房做程式的部份,另一部份則在某課室答文字題...... 各自完成了便互相轉換陣地去完成剩下的一半。

前同事的遭遇更叫人深表同情: 博士論文提交過又修改過,只差導師首肯,簽過大名便可提交。就是那個當導師的教授興波作浪,偏要在死線前兩日才給學生意見,還振振有詞說自己有責任保證論文質素,不能不嚴謹一點。
 
話說得很動聽,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為何要把兩個月以上的空間浪費掉。不要說一個月,在死線前兩星期給予意見已經很充裕。

有位生死之交與那婊子有很密切的工作關係。他曾經講過,那教授只是徒步由辦公室走到樓下一層的會議室經已收到四十封以上的電郵...... 另一方面,據受害人表述,請求老闆盡快完成批改論文的電郵還是迅速得到回覆的,只不過都是存心拖延學生畢業的話兒來。

她很重視自己和傳媒的關係,卻一直都在折磨跟隨她修讀研究學位的人。就是仗著自己是老闆,得罪她的都不會有好下場; 明明出三分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惰,她要人為她做十二成也不感滿意。


專上教育界充斥著不少喜歡佔人便宜的學者,有這種心態的人亦不只限於華人。


稍為放鬆一天,星期四又開始新的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