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戰意

國際競賽日,主隊約戰東南亞同級對手,大敗而回。


主隊前線和後防嚴重缺貨,想召入隊伍的未能登場,像樣的中堅不是受傷就是經已退出代表隊。人家也好不了多少,幾乎整隊主力都沒有前來


沒有中堅,教練要把防守中場移後,當然要揀選最健碩的兩個,他們的隊友都是沒甚身型的傢伙: 沒有矮小的,但看不出有誰稱得上強壯。

前鋒方面,據說入選的全部不獲球會放行。無可奈何只能改造翼鋒或輔鋒...... 總之賽前有幾天趕工,操練時間不多也好,算不上毫無準備的。


主辦比賽的協會,自從實行改革後很活躍的從事推廣: 設計新的球衣、拍攝大海報贈予入場的支持的球迷、跟收費電視台合作辦直播、又用球場的熒幕介紹球員姓甚名誰,今晚還包下一輛雪糕車請球迷吃杯軟雪糕才進場。

宣傳的工作遠不至鋪天蓋地,協會也有自知之明: 這件東西在本地早就萎縮至小眾玩意,讓七百萬人接受洗腦也不會把球場塞滿。反而鞏固有心支持的人,利用他們的網絡,球隊日漸長進的話就可以把人帶回看台。


這場比賽明明是實力相近的競賽,主隊的陣容有缺憾,但缺憾都是已知的,準備工夫都做過了,一時三刻改變不了的要避免也避不了,只有寄望炸彈沒有引爆。

最重要的東西是,主隊的中場線非常完整,跟以往幾場國際賽的陣容幾乎一樣,而對手也沒有派員凍結主隊的中場大腦,只要把球送到他的腳下,狠毒的傳送隨時可以撕破對方的防線。中場串連得到前後兩線的話,隊型就能建立,就有能力跟對手周旋。

現場所見,臨時改造的前鋒建樹不多,但令人欣慰的是他接連幾次充滿勇氣的盤球去衝擊對手,對,球迷的要求就是這麼低,大部份本地球員都沒有用盤扭向對手進攻的決心,整天都想利用傳球和走位而不重視個人突破的技巧。


整場比賽的敗筆來自球員本身的決心。主力不在,大家沒有信心擔上大旗、傳送侵略不足、保守懦弱的企位、有氣力卻不走動配合、呆著在看持球的隊友在掙扎; 隊友要奮起盤球突破了,還是站著看; 落後了,前場丟球讓對手反攻,只以步行速度回撤。

代表自己的地方出戰,沒有為他們帶來甚麼榮譽,反而受盡冷眼,連謀生也成問題的,就是這個地方的職業足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